本报讯(通讯员邹晓明、蔡厚正记者王绍雄)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故乡手书“芗城名山”石匾最近在江西吉安县芗城山古寺遗址中出土。
“芗城名山”石匾为红石材质,长1.6米,宽0.45米,厚0.15米。石匾因湮没已久,出土时已裂为十余块匾块,拼合后仍基本保持完整。匾中用楷书写就的“芗城名山”四个大字,笔力虬劲,气势磅礴,其间采用的“飞白”笔法,更使整体书法产生出一种雄健俊逸、神采飞扬的艺术美感。该石匾左右两端均可见小楷字体书迹,其左端书迹因风化剥蚀严重,已无法辨别;右端上书“□□文天祥书”,下镌两方印章,首枚印章的篆书“□□祥印”尚依稀可辨。
位于吉安县文陂乡的芗城山,是文天祥故乡的一处景区,距文天祥出生地富田仅20公里。在遭贬退归乡居其间,文天祥曾游憩乡里,将报国无门的满腔激情,寄情于故乡的青山绿水之中,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。文天祥青年时期为吉安佛教圣地净居寺所在地题写的“青原山”三个大字,历经700多年沧桑,至今尚在。这次出土的“芗城名山”石匾,经有关专家考证,其笔力稳健练达,自然流畅,当属文天祥中年时期作品。